资质认证

北京《唐山大地震》难称佳作

发布日期:2022-10-29 浏览次数:


《唐山大地震》难称佳作

23秒的灾难片,32年的故事片

“《唐山大地震》毫无疑问是一部灾难片。”导演冯小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。

但所有看过影片的人都明白,这句话是不折不扣的“标题党”。预告片中,片方极力将电影包装成特效灾难大片,触目皆是地震场景,给人一种电影以地震为主的错觉。可看过之后不免大失所望,原来地震只是一个幌子,徐帆一家三口震后的悲欢离合才是主旋律。即便把地震换成别的灾难事件甚至意外事故,故事也同样成立。

网友评价:

A:假如电影就叫《余震》,或者更贴切地改名《唐山一家人》或《天崩地裂一家亲》,还能有这样的票房吗?

B:地震场面之后的时间,这部电影放在十寸上网本上观看都不会有任何影响。

C:《唐山大地震》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,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。

D:震五分钟,然后拖拖拉拉再腻歪两个小时?

看过《非诚勿扰》,才知道相亲是不靠谱的;看过《唐山大地震》,才知道预告片是不靠谱的。预告片中,片方极力将电影包装成特效灾难大片,触目皆是地震场景,给人一种电影以地震为主的错觉。可看过之后不免大失所望,原来地震只是一个幌子,徐帆一家三口震后的悲欢离合才是主旋律。即便把地震换成别的灾难事件甚至意外事故,故事也同样成立。用民族集体的悲痛回忆,包装普通的家庭伦理故事,通过虚张声势的宣传和无所不在的植入广告,达到商业获利的目的,冯小刚算是始作俑者。

电影对地震的交代是匆匆忙忙的,事先没有足够的烘托和酝酿,灾难场面也是一晃而过,核心场景在预告片中都曝光过,无法满足观众的观影预期。雨中小女孩旁观灾难的段落,片尾老人在悼念墙前骑车离去的情节,明显模仿《辛德勒名单》。实际上,这部叫《唐山大地震》的电影,在二十分钟处就结束了,剩下的两个多小时,是缓慢而冗长的铺垫,只为等待末尾母女团聚这个催泪桥段。

地震后一家人离散,故事也被割裂成两段。在三十多年的时光中,两段故事三条叙事线各自发展,彼此之间并没有多少联系。女儿那条线,无论是与养父的亲情戏,还是她的爱情故事,都平淡如水,毫无亮点;另一条线中儿子从蹬三轮做苦力,一跃成为开宝马的富豪,故事情节跳跃过大,看不到他的奋斗过程和发迹缘由,难以让人信服。只有对徐帆扮演的母亲的刻画还算有始有终,她因放弃救女儿而在心中留下阴影,一直独自承受悔恨和自责,备受煎熬。最后终于与女儿相见,母女相逢一抱泯恩仇,电影在中国式的大团圆里走进尾声。这剧情完全是国产伦理苦情剧的套路。鉴于电影对女儿、儿子成长的描述不足,以后完全可以在电视版中补齐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当作电视剧版的预告片。

这部电影再次暴露了冯小刚讲故事的能力不足,无论是早期的《甲方乙方》,还是去年的《非诚勿扰》,都是松散的段落拼接成一部影片,亮点多来自于冯氏调侃台词和葛优的幽默表演,一旦进入常规叙事,就变得乏善可陈。可惜了宏大的地震主题,就这样被拍市民生活喜剧起家的导演给浪费了。


《唐山大地震》难称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