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2-10-29 浏览次数:次
继2012年药监部门提出将新版GMP认证的技术审评权下放后,新版GMP认证的审批权将分批分次全部下放到省级,初定时间为2015年1月1日,包括注射剂、放射性药品、血液制品、生物制品等高风险药品。
药品生产新版GMP(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)已经实施两年有余,但获批通过的企业为数甚少。据财新记者了解,药品GMP认证权将分批分次全部下放到省级,初定时间为2015年1月1日启动,包括注射剂、放射性药品、血液制品、生物制品等高风险药品,具体执行办法仍在推敲当中。
GMP认证权下放新契机
5月15日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(下称食药总局)三定方案公布,主要职能、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都迎来了全新规划。新机构编制取消了5项职责,包括将药品生产行政许可和GMP认证两项许可逐步整合成一项生产行政许可,将药品经营行政许可和GSP认证(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)两项许可逐步整合成一项经营行政许可。一位接近食药总局的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,这为加速GMP认证权下放带来新契机。
新版GMP是2011年3月1日实施的。GMP英文全称为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,原义是“良好作业规范”或“优良制造标准”,通过认证即是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自主达标的标志,监管部门普遍以此作为医药企业一种主要的监管手段。在中国,GMP被视为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。
早期,中国的制药企业可进行自愿认证。1998年国家药监局成立后,GMP认证的作为监管工具备受重视。从1999年起,药品生产企业被要求必须通过GMP认证。当时规定,自2004年7月1日起,只有取得认证的企业才有资格生产药品。
2011 年,中国又新修订了GMP标准。新版GMP在硬件上更加强调生产过程的无菌、净化要求。在软件上,要求生产企业建立一套完善、成熟的管理系统,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监测。监管部门要求,以往已经通过或未通过认证的企业都要求要达到通过新版GMP认证。根据“十二五”关于GMP的规划,2014年1月1日前血液制品、疫苗、注射剂等无菌药品应通过认证,2016年1月1日前其他制药企业必须通过认证,不达标者一律停产。
国家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,新规范大大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,可能将使全国至少500家经营乏力的中小制药企业关停。与此同时,新版GMP的实施也有望改善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在整体上生产集中度较低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及药品安全事故频频等问题。其与欧盟看齐的高标准,则为国内优势医药企业做大做强、向欧盟出口创造了条件。
业内人士估计,为达到新版GMP标准,药企平均需要投入500万元—1000万元,基础差些的投入可能高达数亿元。
推动新版GMP认证进程
成本高企导致企业“升级”热情不高,观望者居多。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信息,截至2012 年11 月30 日,全国4669 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中,仅有597 家企业获得699 张新版GMP 证书,预计将有160 家企业放弃所有剂型的GMP 改造,17%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将难以通过认证。
去年年底,国家食药监局安监司负责人曾公开表示,为推动新版GMP认证进程,将在近期出台相关鼓励政策,政策调整最大的一方面是,技术审评权将下放到省食药监局层面,如果合格,再通过省食药监局报国家食药监局审批。此后,关于2013年审评权即将下放地方,市场传言纷纷。
技术审评权是GMP认证的关键环节,也是第一环节,整个审批程序包括技术审查、现场检查、认证报告审核、报送审查、资料补充、延迟认证、限期整改等。
一位接近食药总局的人士此前曾对财新记者透露,GMP认证审批权将分批分次全部下放到省级,包括注射剂、放射性药品、血液制品、生物制品等高风险药品。但从时间安排上来看,无菌药品认证仍将由食药总局来完成,其它药品认证有可能在省级药监部门完成。
事实上,早在2002年,中国加入WTO,国家药监局决定将GMP认证工作提前一年半时间完成,就曾下放部分药剂的认证审批权至省级药监局,如口服液制剂、固体制剂等剂型生产线。
权力下放后一年,近5000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,而在1999年到2002年的三年间,仅有1000多家企业获得了GMP认证。
门槛降低为一些不合格企业创造了机会。2006年,“齐二药”事件轰动一时,造假通过GMP认证的注射液导致9人死亡,认证时间正是权力下放之后。
下放全部GMP认证权
此次下放全部GMP认证权,再次引发讨论。有观点认为,认证审批权下放有利于降低企业申请成本,提前新药上市时间,缩短盈利周期。
“对于企业而言,审批成本将大幅降低。至少不用老往总局跑了,在地方上就能办理。”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,权力下放在降低企业审批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,分流了总局的压力。
“手续繁杂,流程过长,严重影响了我国药品研发和新药引进的发展,有很多国外专业人士带着药品专利归国,因为审批周期的漫长和繁杂,直至花光了积蓄仍没有拿到批件,最终黯然离开。” 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说,等待审批的企业很多,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排队上。
但不容忽视,GMP认证权的下放也是一把双刃剑。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提醒说,“需要警惕,审批权下放给省区,各地标准就会形成差异,区域保护、灰色链条和监管不严等就会发生。”对此,一些通过认证的企业亦曾提出异议。而认证权下放的时间最终定为2015年,是否会缓解相应的矛盾,则有待观察。